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商周青铜器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制作的。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 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形成的规范(     
A.表明青铜冶炼技术高超B.维持了商周的长治久安
C.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D.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
2 . 《礼记·王制第五》规定:“有圭璧金璋,不鬻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鬻于市。戎器,不鬻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对外贸易中边境贸易较为繁荣B.市场管理规则政治色彩浓厚
C.经济发展深受重农抑商的影响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3 . 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以木、石、骨、蚌等工具为主,同时出现了耜、缚、钜等农具,青铜农具也应运而生。刀耕火种的方式继续存在,同时也产生了“耦耕”的耕作方法。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束缚B.青铜农具得到普遍应用
C.农业生产具有过渡性特征D.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2022-12-29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众多与当时中原不同造型的青铜面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中原类似的蚕丝品和青铜纹饰。这说明当时(     
A.中原文明已传播到四川地区B.商朝统治范围扩大到四川地区
C.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不同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联系
5 . 青铜尊是商周时期礼器中常见的形制种类,在长江流域的三星堆遗址中却出现了多件在纹饰上极具地方风格和古蜀地民族个性的青铜尊。这可以说明(     
A.商朝统治扩大到南方B.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交流频繁
C.中华文明多元的特征D.三星堆文化青铜制作水平高超
2022-12-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78年淅川下寺王子午(楚庄王之子)墓出土了七件升鼎,其中最大的鼎“王子午鼎”是分铸后焊接而成的,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高超工艺,造型平底束腰收腹,与一般棱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显不同,别具一格,鼎内有“鸟虫篆”铭文。这反映了(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
A.战国时期王室日渐衰微B.楚国青铜铸造技术领先
C.楚国文化地域特色鲜明D.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
7 . 下表为不同金文文献关于西周中期以后土地交换程序的记载及说明。这反映出当时(     

篇目

土地交换程序

说明

卫盉勘定边界、盟誓、绘制地图、史官制书天子遣官员参与
五祀卫鼎勘踏边界、立陇起界、到场给付受田、设宴迎接、赠送礼品天子遣官员参与
格伯簋议价、订立契约、史官制书、勘踏边界﹑盟誓史官主持书约的制作,只做记录,不表达意见
散氏盘勘定边界﹑绘制地图、史官制书仅诸侯国双方人员﹔周王或官员完全不参与
A.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B.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周天子权威日渐式微D.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8 . 尊是商周时期酒器造型之一。商周时期的尊常被做成动物的样子,而鸭尊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器型。下图为1955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鸭尊。鸭尊的出现(       
A.体现出游牧文明影响的扩大B.表明祭祀典礼日益世俗化
C.反映生活实践的艺术性再现D.说明鸭类驯养活动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9 . 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渭水流域贵族划分田土疆界的事。其中不仅记载有分田之事由,四方边界之所至,还记录了此事需劳动许多来自各方的“证人”等等。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分封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田土争夺与纷扰相当激烈
C.人们的契约意识普遍增强D.土地的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10 . 下图是发现的中华文明早期的文化遗存:甲骨文、青铜器与铭文等,其意在(     
A.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B.青铜器冶炼技术高超精美
C.说明商王的活动生活丰富多样D.反映早期文明发展及多样性
2022-11-12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