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 “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3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B.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4 .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6 . 殷墟出土的一片胛(jia琵琶骨)骨,上面刻有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日食麦"等文句。由此可以推知,商代
A.我国最早的文字出现B.胛骨是唯一文字载体
C.农业文明有一定发展D.历法成就领先于世界
7 . 西周时期,诸侯对土地的占有欲望不断增长,到周幽王时,连公田都企图据为己有。周王从诸侯手里收公田产获时,诸侯们发出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上述材料本质上说明了当时
A.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各国之间争霸兼并激烈
C.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土地所有制已开始演变
10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备考金卷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