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周襄王娶狄女为妻,甚至立为王后;晋献公在娶狄女为妻后,又娶戎女骊姬及其妹妹为妻;晋文公重耳曾出逃于狄,娶狄女季槐为妻。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人伦尽毁B.华夷通婚,民族交融
C.美美与共,和谐共生D.包容开放,华夏认同
2 . 中国有一批城市自春秋战国时就没有改过名字,请问下列城市中哪一个不属于此项(        
A.成都B.邯郸C.重庆D.长沙
2023-12-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楚庄王曾诠释“武德”,认为“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一诠释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利益的追求,也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之后,他又举(周)武王之例,显示其欲以武王为效法对象。这反映出楚庄王(     
A.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有同周武王一样的功绩
C.对强大武力的向往D.以儒家思想为立国基础
4 . 下图是出土于河南和尚岭2号墓的春秋晚期楚国文物,其壶身既有楚地传说中的鸟头蛇身像,也有中原地区传说中龙的画像。据此可说明,当时(     
   
     嵌红铜画像壶
A.楚地冶炼技术比中原地区先进B.中原与楚地区域文化交融互鉴
C.楚地与中原地区绘画风格一致D.龙蛇已成为中华各族共同图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初期,管仲曾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至春秋战国之际,北方白狄族建立了中山国(今河北一带),其君主不仅崇尚“贵义重礼”“崇德尚道”的伦理观念,还仿照周王朝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并严格遵循。这些史实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凸显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华夏认同意识的产生与发展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6 . 在先秦时期,“中国”一词用于指称周朝的施政范围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夏各政权,用于区分不同的人群以及华夏政权。春秋时期,秦、楚不在“中国”之内,而战国时期,秦、楚、吴、越则逐渐被囊括在“中国”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说明先秦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B.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确立
C.已出现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D.华夷观念开始受到冲击
7 . “梅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据《五帝本纪》记载:楚湘地区盛行“驱邪赶鬼”、“收魂收吓”等梅山教习俗,这与东汉道教中“驱邪捉鬼”“算命风水”等义理相互印证。由此可见古代(     

A.梅山文化历史渊源深厚B.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具备
C.宗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古代文明神秘色彩浓厚
8 . 先秦文献对蚩尤多有丑化,描绘的形象如同恶魔。但战国以后发生了变化,秦朝以蚩尤为东方八神之一,刘邦起兵时“祠黄帝、祭蚩尤”。蚩尤成为古代中国各族共同尊崇的战神。这反映了战国以来(       
A.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程度B.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开始瓦解
C.对华夏文化认同感的增强D.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已经消除
2022-07-08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并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材料论述的是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
A.本土性B.开放性C.包容性D.封闭性
2022-06-16更新 | 53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吴国贵族自称是太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之后,但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吴国获得了华夏的支持。这为吴国进入中原地区,参与其他华夏诸侯国盟会、争霸提供了依据。这反映了
A.夷狄普遍认同华夏文化B.吴国贵族具有华夏血统
C.周天子的统治日趋稳固D.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