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A.通过不断交融而形成B.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D.有统一的文化和信仰
2024-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狄族的鲜虞部日益发展壮大,建立了中山国。其国王墓中出土了多件背铜鼎、铜壶等酒水器,功能齐全、礼仪完备,与同时期中原诸侯国君的礼用器物一般无二。这反映了(       
A.分封制不断强化B.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C.中原文化的扩展D.各诸侯国间纷争不断
2023-12-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被称为四夷之乐。四夷之乐虽迥异于中原雅乐,但周朝统治者仍通过取风、采诗、雅译等方式将其纳入礼乐系统中。这一做法(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强化了皇权对文化艺术的控制
C.有利于华夏共同体的形成D.说明各地文化实现了均衡发展
4 . 春秋初期,苍葛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春秋晚期,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了民族间交流B.戎狄蛮夷已逐渐融入华夏族
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D.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
2023-1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出身于东夷的郯子到鲁国,追溯自己的东夷祖先为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6位上古帝王。孔子听到郯子的说法时,对其说法高度认可。这表明,当时(     
A.同源共祖观念已经产生B.传统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C.东夷普遍认同华夏文化D.鲁国成为传承周文化的中心
2023-1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华夏“先王”之后,谋求自己的发展。鲜卑拓跋氏以汉魏正统自居;党项人以夏人之后自居。这反映出(     
A.少数民族与汉族同源同祖B.中原文化长期领先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D.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2023-11-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图1到图2,体现了(     

                                        图1                                                                             图2               
A.卿大夫的权力被削弱B.周朝统治秩序的延续
C.戎狄逐渐融入华夏族D.南部的边防压力增大
2023-11-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司马迁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时,将秦、楚、吴、越等国称为“夷狄”;而记录秦统一六国时,则称秦“并中国,外攘四夷”。这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族群范围扩大B.统一趋势逐渐明显
C.华夷之别日趋淡化D.中国版图最终奠定
2023-11-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这反映出,吴国(     
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
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利用宗法血缘壮大实力
10 . 春秋时,楚庄王曾诠释“武德”,认为“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一诠释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利益的追求,也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之后,他又举(周)武王之例,显示其欲以武王为效法对象。这反映出楚庄王(     
A.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有同周武王一样的功绩
C.对强大武力的向往D.以儒家思想为立国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