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雒邑,春秋时期开始。

前679年,齐桓公会宋、陈、卫、郑之国的国君于鄄。

前686年,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的不同情况征收赋税。

前651年,齐桓公盟诸侯干葵丘。

前606年,楚庄王至洛,问鼎中原。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亩征税。

前543年,郑子产为政,实行政治改革,征收土地私有者军赋。

前537年,鲁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四分公室。

前483年,鲁国实行“用田赋”,按田亩征发军赋。

——据林言椒等《中外文明同时空》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论述春秋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5-10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先秦时,“他们不狩不猎,不耕不织,不农不商,奔走于诸侯……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这体现了(  )
A.宗法制瓦解B.百家争鸣C.私有制兴起D.重农抑商
4 . 西周王官学是一种包罗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科学为一体的百科之学,学术传承往往是家传,后因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王官学也逐渐向民间流传,孔子将其中部分整理编订为儒家六经。这说明
A.孔子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B.儒家思想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分封制的破坏推动了学术下移D.西周文化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5 . 有学者认为“东周时期是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时期”,请你用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

2017-08-06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学术文化活动为王室所垄断,接受学术文化教育的群体也仅限于贵族子弟。春秋以降,则出现“畴人(掌管天文、历法的史官)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的现象,使西周礼乐文化流向社会,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企图以自己的学说统一天下。

——摘编自刘爱敏《西周至汉初的学术发展脉络》

材料二   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生长有发展。

——摘自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下列属于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作品是
A.《伐檀》
B.《公刘》
C.《鲁颂》
D.《生民》
2018-05-0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诗经》理解正确的是
A.是研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历史的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是其精粹
D.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2019-04-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019-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康德拉•希诺考尔《中国文明史》:“《诗经》的特点在于,它反映了各行各业中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经历。有纪念武王伐纣的故事;有关于王室祭祀、节日宴享和重大礼仪场景;有普通民众劳动的情景;有繁重兵役给人们带来无穷灾难……。”据此可知,《诗经》
A.体现南北文化融合的趋向
B.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C.表现了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D.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2019-04-13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