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如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内容来源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繁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
夫齐之水道(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管子•水地篇》
A.民族交融程度日益加深B.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关注
C.地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治国理政突出民本理念
2 . 《左传》提出“夫民,神之主也”,以及“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命题,并肯定郑子产、齐晏婴等政治家关注民心向背,淡化上天意旨的言行。当时这些思想(     
A.摆脱了神权色彩B.突破了贵族政治
C.肯定了重民轻神D.遏制了诸侯争霸
2023-07-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渊源与发轫、开创与奠基、综合与成型、融合与新变、冲突与共融、合流与内化、集成与沉淀、变革与转型等阶段的历史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下列思想理念最有可能在“开创与奠基”阶段得到阐述的是(     
A.“和而不同”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4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争”的一面,却忽视了“融”的一面。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相融相合的现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混同:上博简中, 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混同;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混同。“德” 不为孔孟独享,“道” 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些共通之处(       
A.得益于共同的文化基础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消除了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D.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伦理和天命神权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的自觉,开始从理性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从人文关怀的原则出发,重新构建未来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以上反映的应是(     
A.列国争雄B.百家争鸣C.战国变法D.明清启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管子·权修》言:“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乡置师以说道之。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故百姓皆说为善。”上述主张
A.强调儒家伦理的重要B.彰显外儒内法的精神
C.推动法家学派的兴起D.带有礼法并用的色彩
7 . 班固在其著作中认为: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据此可知班固(     
A.批评百家学说缺乏经济基础B.澄清“百家争鸣”并非“百家”
C.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评判百家D.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
8 . 战国时期,涌现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专著,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家思想的出现(     
A.决定了战争的胜负B.有利于战争的胜负
C.吸收了诸子的思想D.反映出兼并战争的残酷
2023-02-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战国策》记载的“士人”的五种境界。这体现出当时士人的价值取向是(     
第一种   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
第二种   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
第三种 断胆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第四种 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
第五种 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A.百家争鸣,海纳百川B.革故鼎新,开拓进取
C.忧国忧民,居安思危D.英勇无畏,舍生取义
10 . 历史上第一个为《老子》作注解的人是法家的韩非子,《韩非子》里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叫《解老》,就是解释《老子》,另一篇叫《喻老》。当时还出现了一个综合性的学派,有一部书叫《吕氏春秋》,就是杂家。这表明(     
A.战国中后期出现学术整合趋势B.先秦诸子百家强调制度与秩序
C.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先秦诸子百家之间相互辩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