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018-11-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鄂托克旗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
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2017-06-04更新 | 5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或否,天子不能制。材料表明秦朝的御史大夫(          )
A.建议分封诸侯B.参与政治决策C.执掌监察大权D.有效制约皇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中枢机构

材料一

时期丞相命运
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枚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三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

材料四

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内阁苜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
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中枢机构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协调君权与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新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粟;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
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