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秦朝(     
A.废除了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B.推行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C.变革了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D.三公九卿制制约分散了相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皇帝制度B.皇权制、宗法制、郡县制度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2022-09-24更新 | 40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德终始说”是人类社会组织和朝代变迁的一种政治学说。秦始皇采纳该学说,将秦朝作为“水德”以取代周朝的“火德”,并按照“水德”的有关细节设计王朝制度。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快国家统一步伐B.强化思想道德控制
C.宣扬政权合法神圣D.缓和民族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
2022-09-22更新 | 843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汉时设朝议制度,遇军国大事及君王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结果一般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     
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体现了权力的平衡与制约D.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职能细化,各负其责
2022-09-16更新 | 1465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秦朝“大一统”主要表现为(     
A.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B.三公九卿制度的确立
C.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D.建立幅员辽阔的国家
8 .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这表明,秦朝(     
A.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B.形式主义降低行政效率
C.国家行政管理日益规范D.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     
言论作者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始皇柳宗元《封建论》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
A.秦国奠定霸业B.始皇个人品行C.秦朝速亡原因D.秦国制度创新
2022-08-23更新 | 513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
2022-08-08更新 | 43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