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目前所见汉代诏书大都典雅温润,坦荡诚挚,既含风雨之润,又有君王之威。同时,汉诏亦多“惧词”,整体表现出唯恐德不配位的谨慎和克制,与秦始皇诏令的刚硬俊朗、气势凌人形成鲜明对比。出现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A.汉朝君主集权程度弱于秦朝B.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秦汉王朝建立路径存在差异D.内外局势日趋稳定
2 . 秦朝时,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副长官为郡丞,负责民政,归丞相管辖;郡尉负责管辖军务,归太尉管辖;监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归属于御史大夫管辖。这表明秦朝(     
A.制度创新有待完善B.地方行政管理程序较繁复
C.官僚体制运转有序D.重视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79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2024-01-24更新 | 66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如图可知,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秦朝形势图
A.分封制B.宗法制C.州县制D.郡县制
2024-01-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7次组卷 | 456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趋势D.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49次组卷 | 9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官员选拔根据门第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D.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2023-11-07更新 | 168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