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里耶秦简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官府档案。其中记载,县府公务借用驿站马匹,搭乘与公务无关的人员,或用于其他用途,距离一里以上,视同贪赃,参照偷盗的相关律令处罚。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成效显著B.律令制度细密严苛
C.重视偏远地区开发D.文书档案保存完整
2024-0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汉时期,国家对官吏的约束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据相关记载,这一时期对官吏的婚姻约束大致存在三种情况:其一,赘婿不得为吏;其二,外籍郡县长官不得在为吏之地娶妻为舍;其三,官吏在工作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归家或与妻子同居于官舍。这些举措(       
A.确保了行政效率B.消除了贪污腐败
C.杜绝了地方割据D.加强了专制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79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史料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宜侯矢簋宜侯矢()簋(guǐ),于1954年在江苏镇江出土,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鬯(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材料二


里耶秦简里耶秦简是指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代简牍。其中有简牍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2024-02-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记载春秋“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1975-1976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内史杂中,有一条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材料说明(     
A.秦国拥有完备的社会法律体系B.秦国正式确立通用语言的使用
C.秦朝的文书制度利于巩固统一D.秦朝统一文字加强了专制统治
2023-1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背景与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7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这一官制(     
A.构成了贵族政治的内涵B.极大地削弱了相权
C.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D.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而近年湖南湘西里耶古井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颠覆了历来关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

该简牍正面记载“迁陵洞庭郡”5字
据此可知(       
A.传世文献的记载并不可信
B.新史料推动历史研究发展
C.出土文献史料记载即为历史真实
D.秦朝行政区划的研究被彻底颠覆
2023-11-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汉书.地理志上》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产生于秦朝统一全国之后B.使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秦朝以后的王朝不再沿用D.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2023-11-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秦始皇认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由此确立的政治制度(       
A.有利于对官员的监察B.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
C.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D.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