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从官僚政治到世袭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A.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B.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2023-06-21更新 | 3041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评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简册《语书》记载了秦政府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层次。

1:正常的下行发文流转情况


2:如果所属各曹不受命的话,则按下图所示进行反馈


——摘编自陈妙闽《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行文制度看秦朝的行政运作和效率》

材料二   唐代国家治理的运行程序贯穿着自上而下的决策执行机制,构拟性的基层行政单位乡里及其基础村坊作为县级行政的延伸层面,由政府选补的行政代理人里正和村正执行县级官府的基础行政职能。国家政务从朝廷到乡村实现一体化运行,……政务运行的文书制度、由上而下的命令文书和由下而上的申奏文书构成了政务文书的主体。白居易曾言,“君之命行于左右,左右颁于方镇,方镇布于州牧,州牧达于县宰,县宰下于乡吏,乡吏传于村胥,然后至于人”,这形象地勾画出了唐代中枢政令下达到基层的行政流程。

——摘编自刘后滨《唐朝政令如何落实到乡里——基层政务与国家制度的弹性对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行文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行文制度确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2023-05-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2023-04-17更新 | 910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期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立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国家行政最高决策权。皇帝为了保证自己最高决策权的正确行使,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决策体制,设置决策机构和人员,初步形成较为严密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采用朝议、中外朝议等不同类型的决策形式。每遇到军国政务,皇帝总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决策方式和法定程序,召集有关大臣进行讨论,从而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用法律制度保证重大决策不发生或少发生失误,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皇帝专断的阙失,推动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研究》

材料二:皇权在明清时期极度膨胀,朱元璋取消了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领导各部管理全国政务。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可参与处理机密要务,替皇帝草拟谕旨。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结构变化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中的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B.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
C.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D.凸显秦始皇及皇室的地位
7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家国同构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时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是丞相府的正副长官,“事同一体”,不可相监。但为了使御史大夫能有效监督丞相,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可升迁其位。这一规定
A.为监察的权威性提供保障B.说明御史府尚未独立
C.利于御史官行使监察权力D.完成监察官员专职化
9 . 秦朝时,九卿以掌管司法律令的廷尉和掌管财政钱货的治粟内史为首,地位最高;而汉代的九卿中,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又称奉常)和宫中警卫的光禄勋(又称郎中令)地位最尊。这种设置
A.是汉代政治思想变化的反映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C.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激化D.表明汉代脱离秦制框架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郡县制
A.因袭周代制度B.强化宗法管理C.尚需不断完善D.具备创新特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