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如下图所示的中央官僚机构创建于(     

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
3 . 材料题

材料一: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

材料三:(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

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秦朝实行郡县制,请简要概括郡县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汉初“大封同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4)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
2022-09-22更新 | 843次组卷 | 118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古代部分学者对秦始皇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基于秦始皇(     
文献作者记载
《汉书》东汉班固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史记》西汉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柳宗元集》唐朝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A.创立郡县制并推而广之B.秦统一后的制度创新实现了长治久安
C.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D.政治建树对封建国家形态的深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C.郡县制D.官僚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命令叫“制”或“诏”,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大印叫“玺”,皇帝的服饰、宫殿、宗庙、陵寝等也都有相关规定,只许皇帝专用,禁止他人使用,违者罪在不赦。这反映了(     
A.帝位世袭继承B.皇帝极端残暴
C.皇权的神秘性D.帝位的独尊性
8 . 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

材料三   (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秦朝实行郡县制,请简要概括郡县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汉初“大封同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此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任怀国等著《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历代的统一政权,尤其是清朝的统一,无疑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清朝能够最终确立统一中国的政权,完成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工程,与它成功地实行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

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既有继承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边思想大成的一面,又有根据时代需要和自身民族特点创新发展的一面,颇具特色,且自成体系。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相对应的制度名称,并指出“兼相”对应的制度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以及该制度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采取民族政策的原则。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清朝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新疆、蒙古、西藏分别采取的管理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