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涉及他创建的有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行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3)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由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 .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朝李斯认为“私学”和“法教”形成了尖锐的文化对立,在推行焚书令后,他又明确要求“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此举实质上反映出(     
A.私学弊端日益显露B.法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C.秦朝文化统制的需要D.秦政权轻法重学的文化取向
4 .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如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2019-10-14更新 | 347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秦朝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的中央行政体制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材料三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


材料三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1)材料一表明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确立并完善是在什么时期?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最早的是哪个朝代?行省制的推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9-07-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因此朝议制度:
A.防止了君主专制
B.减少了决策失误
C.缓和了阶级矛盾
D.提高了办事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B.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C.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2019-02-17更新 | 352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