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隋初的制度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材料三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


材料三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1)材料一表明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确立并完善是在什么时期?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最早的是哪个朝代?行省制的推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9-07-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
A.丞相B.三公C.太尉D.御史大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