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三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职能。
(3)据材料三,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4)材料四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不过,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给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以前周代的封建国家的面积要少,而且被散置在由国家直接治理的行政区之间。后来,到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中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了怎样的制度?带来了什么后果?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指什么?并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8-11-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寡人”是谁?他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何时设立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核心制度都是皇帝制
B.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D.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察、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王朝,表现出了强烈的“大一统”观念。秦始皇在最兼并东方六国后,一方面北击匈奴,一方面用兵岭南,使其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现了空前的疆域一统。秦始皇在都城咸阳附近营建了许多宫殿,宫殿布局取法于天上的紫微宫,这俨然是人间上帝的居处,天下一统的象征。他采取这些措施,和他采用皇帝的名号一样,就是要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为了巩固统一,结束六国异制的局面,秦始皇还“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了一套新的政府机构。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广泛地推行郡县制,将地方完全置于中央的控制下。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摘编自范晓剑、冀列《秦朝的大一统观念与史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嬴政“大一统”观念在帝国政治实践中的表现。
2022-11-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这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
8 . 秦朝时,九卿以掌管司法律令的廷尉和掌管财政钱货的治粟内史为首,地位最高;而汉代的九卿中,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又称奉常)和宫中警卫的光禄勋(又称郎中令)地位最尊。这种设置
A.是汉代政治思想变化的反映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C.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激化D.表明汉代脱离秦制框架束缚
9 .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由百官之长的丞相个人开府,自辟僚属,相对独立行使权力,转变为若干长官共执丞相之职,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形成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这一变化是指
A.从世官制向察举制转变B.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C.从内阁制向军机处转变D.从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转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有改动)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1)根据材料一,简述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

(2)材料二中提到“官僚对皇权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请结合秦汉、隋唐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加以简单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2018-12-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