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3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47次组卷 | 9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的公文文种简单且划分粗略,没有系统行文关系。秦朝时,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和地方行政往来文种,皇帝专用公文叫“制”和“诏”,改先秦的“上书”为“奏”,作为臣下专用文种。秦朝这一改变意在(     
A.确保国家政令的畅通B.强化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C.加快推进统一文字的进程D.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
4 . 秦朝设置的中央辅权人臣,既有官行政,也有管军政的,除了管理职位外,还设有负责监督官员的职位。秦朝中央官僚体系的设置(       
A.避免了腐败现象出现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2023-11-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掌皇家财政、宗正负责皇家事务”。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实质是(     
A.官员众多,职责明确B.决策严谨,提升效率
C.选贤任能,唯才是用D.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2023-11-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岳麓书院藏秦简》律曰:“传书受及行之,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相报,报宜到不来者,追之。书有亡者,亟告其县官。不从令者,丞、令、令史主者赀各一甲。”由此可知,秦朝文书行政(     
A.因刑法严苛而激化矛盾B.对基层官员分工明确
C.旨在提高中枢行政效率D.有利于保障政令畅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03次组卷 | 297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2023-10-17更新 | 486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柞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