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蚧为相。田蛤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说明作者对秦始皇所持的态度。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述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原因,并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21-22高一上·江西·开学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阅读: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图一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战!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与图一相比,图二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2021-09-08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史料反映的两派治国主张?

材料三   如图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2)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材料四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3)概括材料四中反映的秦朝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