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1 .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2020-12-30更新 | 296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北省百所重点校2018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郡县制,最早可以追溯的时期是
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
3 . 《汉书卷十九上》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但据考证秦朝建立后,一些重要活动不见有太尉。有学者推测:终秦一朝,未曾选任担当太尉职务的官员。该学者的推测可能是基于
A.御史监察,太尉因罪罢免B.丞相集权,不愿分割军权
C.皇权至上,没有任命太尉D.诸卿分立,导致职位虚设
5 . 阅读下表“古代中央机构的变迁”,从根本上反映了
秦朝唐朝明朝清朝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
6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周朝B.秦朝C.汉朝D.唐朝
7 . 据记载,秦汉的御史监察人员多来源于“史学童”。“史”是一种世袭职业,史的儿子在17岁时进入“学室”,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后成为“史”。这说明
A.监察权是皇权的重要表现B.世袭制在史官中得以延续
C.御史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D.史学主要为强化皇权服务
8 . 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行政机构,其中在中央最突出的是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一省二院制
10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
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
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