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史载,在秦朝,“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到汉初, 则“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这一变化说明汉初
A.君主专权局面形成B.皇权威势相对削弱
C.丞相地位遭到削弱D.丞相摆脱皇权束缚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承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A.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B.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C.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D.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3 . 从商鞅到李斯,秦国(朝)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朝)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将相位世袭于子孙。由此可见,此时(  )
A.相权独大严重威胁皇权B.贵族集团失去政治影响
C.丞相辅政职能逐步丧失D.丞相制度适合统治需要
4 . 据史料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令群臣议帝号时,有御史大夫(冯)劫提的建议;秦二世时,有御史大夫德参议刻石颂德之事。这说明御史大夫
A.具有行政职能B.监察范围较广
C.分割丞相权力D.制约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春秋以来,就有“相”之称。战国后期,“相也者,百官之长也”;秦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则称左、右丞相。“相”的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
A.皇帝权力受到削弱B.官僚机构逐渐完善
C.丞相掌握国家实权D.皇权与相权的制衡
6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官制。这一官制与之前的秦国制度有所不同,并为后世的王朝所沿袭。秦朝的“这一官制”指的是
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度C.三公九卿制D.皇帝制度
7 .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2021-02-02更新 | 375次组卷 | 21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
9 .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2021-01-03更新 | 712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下列制度中最能制约皇权的是
A.秦汉的宰相制B.古代的监察体制
C.九品中正制D.明清的内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