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     
言论作者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始皇柳宗元《封建论》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
A.秦国奠定霸业B.始皇个人品行C.秦朝速亡原因D.秦国制度创新
2022-08-23更新 | 513次组卷 | 49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秦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创做出了卓越贡献,清朝对边疆治理也体现了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材料三   (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写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并分析归纳秦朝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的特征。
(3)阅读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3 . 统一前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官,也可率兵出征。秦统一后,“太尉掌武事”,同丞相一样,也是“金印紫绶”,两者地位相等。这一变化表明秦朝
A.加强了君主权力B.中央机构完善C.完成了全国统一D.重视发展军事
4 . 柏杨评价三公九卿制说:“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权的实质是维护皇权的独尊B.互不统摄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
C.三权分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监察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腐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秦代,以下官吏不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是
A.御史大夫B.啬夫C.郡守D.丞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7 . 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C.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重用侍从建立“中朝”
2020-01-11更新 | 1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2018-10-22更新 | 4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