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明确规定,为官不仅要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还应戒除奢侈无度、富贵生骄、任性乱为、冒犯上级却不知危害、不礼贤下士而看重财货等五种道德红线行为。秦朝这一规定(     
A.提升了官员的素质B.加强了对基层官吏考核
C.旨在培养良吏巩固统治D.维护了中央的权威
2024-05-10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2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很多秦律的记载,其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     
A.开辟文书治国先河B.严刑酷法巩固统治
C.发展完善官僚政治D.规范行政管理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据《汉书》记载,驰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秦始皇修建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B.促进经济发展C.改善百姓生活D.巩固秦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献记载秦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关押各国的旧贵族和豪富到咸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其中被迁到秦国都咸阳一带的,就有十二万户之多,并在迁徙之后及时整顿当地社会风俗等。这反映出(     
A.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B.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强大
C.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D.法家思想违背历史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泰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河南地”,“发诸尝適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秦朝统一的三个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四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政治制度和四项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2023-0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     
A.标志着皇帝制度的确立B.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管理
C.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加强D.保证了皇帝和中央政令的传达
2023-01-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
C.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D.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2023-11-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毋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该史料表明
A.秦朝中央皇权至上B.秦朝建立起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C.秦朝交通运输发达D.秦朝疆域广阔不能及时传送到全国各地
9 .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统一六国之后,政府所属的“祠官”对全国山川的官方祭祀进行了统一安排,关东地区列入官方祭祀的对象有山五川ニ,关西地区则是山七川四。秦朝这安排
A.强化了秦人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儒学影响力扩大
C.改变了祭祀的社会功能D.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记》载陈胜、吴广等人因雨无法按时抵达渔阳服役,按律当斩,因此在大泽乡起义。而出土的秦简记载:朝廷征发徭役,不去的罚两副盔甲;耽搁迟到的,超十天罚一甲、六至十天罚一副盾牌、三至五天的要遭到斥责。由此可知
A.《史记》虚构了起义原因B.秦朝厉行“法治”维护统治
C.秦朝的徭役负担非常沉重D.一手资料价值均高于二手资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