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贾谊《过秦论》记载,秦始皇诏令:“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旨在(       
A.强化秦朝军队实力B.加强首都周边防卫
C.广泛实行残暴统治D.遏制各地反抗势力
2023-12-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记》记载,秦朝修筑长 1000 多里直道:“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 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 下图是直道形势图,其修筑的主要目的是(     
A.防御匈奴袭击B.保护商路安全
C.获取边郡物资D.平定地方叛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南海,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以前是荒服。秦灭六国,始开越,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以谛成守之”。三郡的设置(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严重激化社会阶级矛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


材料中简牍关于“洞庭郡”的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该如何处理?说明处理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关于关于秦郡考证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廿六年分天下三十六郡,但未列郡名。
1948年谭其骧《秦郡新考》考定内史以外秦郡凡得四十六,时人以为盖棺定论。
2002年出土的里耶秦简记载传世文献前所未闻的“洞庭”和“苍梧”二郡,而无“黔中”和“长沙”,并明确记载“苍梧”郡是秦始皇廿五年设立。
2002年的岳麓秦简贡献了前所未闻的“江胡郡”。
A.占据所有史料才能发现历史真相B.史料互证一定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C.新史料推动历史真相的动态发展D.获取一手资料才能甄别史实真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会稽刻石》记载,“秦始皇卅(三十)有七年,窥朝(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绍兴),宣省习俗。”其内容包括规范男女婚嫁、强调男尊女卑,希望民众遵守道德,共保太平。其意在(     
A.维护皇权专制独尊B.强化法家的正统地位
C.推动南方经济开发D.巩固国家统一与稳定
7 . 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界的征服
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08-02更新 | 441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官方简牍记载:“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可(何)谓‘夏’?欲去秦属,是谓(去)‘夏’。”材料说明(     
A.秦国尚未完成全国统一B.荆楚之地推行了郡县制
C.秦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D.政府力图维护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A.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B.革除传统陋俗C.树立皇帝权威D.强化国家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