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2023-03-28更新 | 2108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秦人士伍(无爵者)乙有一件绸面棉衣被盗,盗贼是通过打通侧室北面的墙行窃的;该棉衣用帛做里,装有棉絮5斤,用缪缯(指丝绸)5尺镶边。这一案例从侧面反映出(     
A.社会治安形势严峻B.家庭手工纺织的发展
C.秦国士兵待遇较高D.丝织品使用较为普遍
2023-05-13更新 | 82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2019-01-30更新 | 3958次组卷 | 9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田余庆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写道:秦统一后,迁徙七种共50万身份低下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叫做“七科谪”。这次行动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把长江和珠江之间大片的还没有开发的土地和各族人民,一次圈到中国范围里面来。他认为这一措施
A.标志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繁荣
C.扩大了中国的统治疆域D.完成了南北方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统一后,在人数众多或居地较广的归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邦,与郡并行,实行“因其故俗”的政策,还对少数民族君公的部分罪行实行赎免。上述政策(     
A.巩固了大一统秩序B.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C.扩大了秦朝的疆域D.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7 . 吕思勉认为:“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然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以此见天下事之必以渐进,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语于治也。”由此可见,在他看来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为错误之举B.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体制势在必行
C.制度变革过急不利于国家稳定D.应该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2021-03-05更新 | 1040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2016-11-27更新 | 1984次组卷 | 47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吏”“侯(候)”“司寇”等都是秦朝不同类型刑罪的名称,秦律明确指出:“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候(侯)、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史……”“司寇勿以为仆、养、守官府……”由此可见,秦朝官吏的选用(     
A.有人身资格限制B.有一定品德要求
C.限制的条件较多D.很看重身世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