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南海,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以前是荒服。秦灭六国,始开越,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以谛成守之”。三郡的设置(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严重激化社会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建立后,规定“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符、法冠皆六寸”“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车同轨”“舆六尺”“乘六马”。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社会基层治理B.消弭六国贵族反抗
C.适应大一统的需要D.增强秦朝综合国力
3 . 秦朝建立时自认为水德,“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所以秦朝的衣服旗帜皆以黑色为尊,并把百姓命名为“黔首”。这表明秦始皇(     
A.用颜色彰显统一格局B.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C.把儒学作为官方学说D.大力推行郡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的文书制度的实施方式非常严格和规范。例如:在撰写文书时,官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撰写。在谏、疏等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劝告,但是也必须注意措辞,不能过于直言,更不能有任何的攻击性言辞。这样,官员的言辞和行为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文书制度的实施(       )
A.有利于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B.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C.导致了政府行政运行的保守性D.明确了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分封到郡县的过渡恐怕就要拖几个时代,才能慢慢完成社会转型。此观点认为秦统一(     
A.有利于民族融合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经济发展D.促进了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A.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7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观察图中货币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冶铁铸造技术进步B.货币流通非常广泛
C.国家逐渐走向统一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3-04-21更新 | 880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B.革除传统陋俗C.树立皇帝权威D.强化国家认同
2023-03-23更新 | 528次组卷 | 9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第一、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云梦秦简《效律》规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黄金衡赢(累)不正,半朱(铢)以上,赀各一盾。”这反映了秦朝(     
A.严格推行度量衡统一B.颁行的法律条文繁杂
C.民众赋税负担沉重D.将铸币权收归于中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
C.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D.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
2023-01-11更新 | 413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