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秦始皇废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武帝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发挥儒学教化功能。二者的教育教化政策都(     )
A.以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为根本目的
B.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
C.是外儒内法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D.推动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
2 . 大一统在中国之所以一成不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明朝的李贽在《藏书》中尊始皇为“千古一帝”。这表明秦始皇被后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     
A.一统天下B.首称皇帝C.统一度量衡D.开创郡县制
3 . 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分封到郡县的过渡恐怕就要拖几个时代,才能慢慢完成社会转型。此观点认为秦统一(     
A.有利于民族融合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经济发展D.促进了文化交流
4 . 学生用表格梳理对比“秦始皇征服岭南”“康熙帝收复台湾”事件。下列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秦始皇征服岭南

康熙帝收复台湾

派蒙恬率军出征

派施琅率军出征

修筑灵渠进行沟通

筑城屯田进行管理

设郡管理

设省管理

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使得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A.①B.②C.③D.④
2023-08-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整顿社会风俗
C.提倡以吏为师D.提升儒家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秦建立统一集权国家后,蒙恬于公元前215年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公元前213年,蒙恬又取高胭、阳山,并将战国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些做法(       
A.有助于国家大一统的实现B.旨在维护北部边疆秩序的稳定
C.凸显了农耕文明相对优势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出土秦简记载“新地吏(秦国派到新征服地方的官员)及其舍人敢受新黔首(秦新征服地区的百姓)钱财、酒肉、它物及有卖买假赁貣于新黔首而故贵赋。”直接意思是,禁止新地吏剥削新黔首的财物或者在经济上压榨他们。从新出土的秦简能推断出(     
A.暴政亡秦历史结论的虚妄B.秦加重对新征服地区的盘剥
C.秦为统一全国推行新政策D.在新征服地区推行怀柔政策
8 .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以表示受命有天下。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为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其说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鲁,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禅典礼反映了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B.皇帝通过封禅典礼实现其君主专制统治
C.泰山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D.封禅典礼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3-06-22更新 | 44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建的建立之秦的统一·随堂练习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中原后,“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经多次、反复而艰苦的战斗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这一胜利使秦朝(     
A.消除了边疆威胁B.扩大了统治范围C.完善了地方治理D.稳固了统治基础
2023-05-18更新 | 447次组卷 | 8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建的建立之秦的统一·随堂练习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A.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