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籍记载,秦朝营造宫室征用劳力为七十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征用七十万人;对匈奴用兵为三十万人;北筑长城四十万人;戍守岭南五十万人。仅此几项,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占秦代全国总人口的13%。这说明秦朝(     
A.重视国家建设B.徭役繁重C.赋税沉重D.重视军事发展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湖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郡县,南登琅邪,于琅邪台上刻石立碑,其文曰:“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这反映出秦朝(     
A.着力于强化基层政权建设B.德治与法治的争论已消除
C.注重神权与皇权的结合D.重视儒家伦理教化作用
7日内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3 . 下图为西周到西汉初期山东地区政区变化图,这一变化(          

A.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B.适应了政局变化的需要
C.立足于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D.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2024-04-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考古专家测量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支箭头,最大误差0.22毫米,最小误差0.02毫米,且这些箭头与在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出土的同款秦国箭头,尺寸一模一样。这可用来说明秦国(     
A.地方管理制度严格B.国家治理规范严密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统治区域达至江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统一后,六国旧贵族和豪强富户被迁移至陕西函谷关、大震关、蓝关、金锁关等秦国根本之地。这一措施的客观影响是(     
A.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要求B.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C.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土地D.逐渐消除了六国地域意识
6 . 国家稳定后,秦始皇开始实施以秦朝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扩建交通路网,建成了连通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网。政府还编制了《行书律》,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地方主要由郡守和县令共同负责交通运输。据此可知,秦朝交通建设(     
A.促使边疆地区得到有效开发B.得益于法律制度的建立
C.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意图D.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

7 . 2024年1月24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发布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最新发掘的高等级陪葬贵族墓中,发掘出包括金属俑、玉璧、四轮独转马车实物遗存等,其中一对金银骆驼通长5.5厘米,高5厘米、宽1.5厘米,这是我国目前单体骆驼形象的最早发现。该文物最适合用于研究秦代(     

A.朝贡贸易的兴盛B.畜牧业的高度发达C.中西文明的交流D.垂直管理西域地区
2024-03-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派人兴修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灵渠。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服务统一岭南的需要B.推进中原农耕技术向南传播
C.贯通南北交通的驰道D.振兴桂林和象郡的经济文化
2024-02-28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戍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D.移民屯戍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10 . 秦始皇将分散于天下的六国贵族都迁徙到咸阳居住,并收缴普天下的兵器,聚集于咸阳,熔铸成钟鐻。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社会平等C.彰显皇恩浩荡D.缓和社会矛盾
2024-0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