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4-05-24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020-04-07更新 | 239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连、淮、宿)高三元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 (下表)。
表: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
“中国”的含义出现次数示例
指京师9“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
指国境之内17“咨女殷商, 女穀于中国”
指诸夏之领域14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指中等之国6“以负海攻负海, 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
指中央之国1“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据表可知,先秦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
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
2024-04-27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考古专家测量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支箭头,最大误差0.22毫米,最小误差0.02毫米,且这些箭头与在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出土的同款秦国箭头,尺寸一模一样。这可用来说明秦国(     
A.地方管理制度严格B.国家治理规范严密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统治区域达至江南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文化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西汉的《史记》和东汉的《汉书》都是纪传体通史
C.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D.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能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如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 
论述论者
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尹源
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 李纲
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 范宗尹
A.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B.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
C.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D.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
2020-10-16更新 | 27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姚莹则考察西南地区,并撰写《康纪行》,提出要加强“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这反映出当时(     
A.“中体西用”理念渐成社会主流B.传统华夷观念已得到扭转
C.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的嬗变D.近代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李剑农在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时指出:曾国藩由帮办团练人员发展为湘军,就是清朝国家兵权移入汉人的起点。地方巡抚取得国家军事实权,军队由单元体变为多元体。他意在说明湘军的发展(     
A.削弱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能力B.导致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C.使满族丧失了对地方大权控制D.促进军队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1866年,奕䜣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建议选取30岁以下的满汉官员经考试入馆学习天文算学,这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士大夫们看来,让举人、优贡等正途人员去学习天文算法、营造器械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简直是儒林奇耻。据此可知(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缓慢B.新式教育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C.洋务派主张变革封建制度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异常艰难
2023-03-06更新 | 4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突出表明五四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49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民国十五年,中国国民党发展北伐檄文:“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下列有关这次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基本推翻北伐军阀的统治
C.广州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与统一D.革命形势发展到长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如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年及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工厂(家)占全国比重资本(万元)占全国比重工人(人)占全国比童
1937190.48%305.20.82%57871.26%
194254620.56%169318.8%3307413.7%
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中心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抗战时期西北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较,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B.促成联蒋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
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D.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赴国难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支援了二战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
B.罗斯福夸大了中国对二战结局的影响
C.中国抗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罗斯福强调了中美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2020-11-01更新 | 106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