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商鞅变法最重要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军事措施?
(3)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所说秦“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秦在这些边远地区设立郡县,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这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个人独裁C.地方经济发展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2023-01-01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预测(一)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3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命人刻制“峄山碑”,其中记载:“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迫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关于秦朝“峄山刻石”的碑刻及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峄山刻石拓本   (局部)
①记述了秦灭六国,建立皇帝制度等史实
②可以用于研究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
③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加强统治
④该碑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8-02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统一后,秦始皇统一祭祀制度、完成封禅大典,对作为国家标志物的国号、国运、君号等十四个方面都一一对其进行了规范,确立最基本的礼法制度。他推行“终始五德学说”,证明了秦朝代替周朝建立新的大一统帝国进行统治的政治合理性,他巡游全国,所到之处都立石刻,记载和颂扬秦朝的功德与秦始皇的清明勤政,以塑造帝王形象,强化秦文化凝聚力。这些做法,推动了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徐艺舫《秦始皇执政时期的文化软实力战略反思》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举措。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意义。
2022-04-23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修筑的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2019-10-14更新 | 105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