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分封制在国家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之相比,秦朝郡县制在当时又具有哪些制度上的优势?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共同特点。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2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命人刻制“峄山碑”,其中记载:“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迫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关于秦朝“峄山刻石”的碑刻及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峄山刻石拓本   (局部)
①记述了秦灭六国,建立皇帝制度等史实
②可以用于研究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
③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加强统治
④该碑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8-02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古代世界一些大帝国的交通状况,他们发展交通的根本意图在于(     

国家

交通

罗马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盛况

统一后,修建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波斯

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2400多千米的“御道”

A.便利帝国人口流动B.调动军队巩固统治
C.推动丝绸之路开通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2022-07-04更新 | 46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发兵征讨岭南地区。当时,秦军要进入岭南,最近的路线是穿过五岭。五岭的西端往南是漓江的发源地,往北是湘江的发源地,相距不远,所以从地形条件上看非常有利于渠道的开凿。秦始皇在详细了解了地形条件后决定在此打通水路。在秦始皇的亲自过问下,工匠们精心设计的天平、铧嘴、陡闸等设施让灵渠充分发挥了航运、防洪、分水等功能,它们均是中国水利史上创新,灵渠因此而诞生。自古绝无可能谋面的漓江和湘江就这样连接在一起。灵渠建成后秦始皇所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用它来运送军粮,而是设南海郡、象郡、桂林郡,正式对该地区施行郡县制。此后,为了开发这一地区,秦始皇下令军队必须在此长期驻守,还发配数以十万计的戴罪之人到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即便在秦代之后,灵渠依然被用作粮饷运输和转运兵员的重要通道,是粤盐北运和湘米南运所依赖的水运通道。

摘编自刘晓霞《秦始皇与古代运河灵渠考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出灵渠的位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修灵渠的有利因素和历史影响。
2022-06-2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
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
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
2022-05-19更新 | 1058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综合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最确切结论是秦朝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汉书·主父偃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A.地方上普遍推行郡县制B.秦律体现了以法治国
C.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D.统一度量衡顺应潮流
7 . 秦统一后,秦始皇设置了七十名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秦代可考的十二名博士看,他们都来自东方六国,其中“淳于越等六位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四名不知学派”。秦朝博士制度的设立
A.利于巩固统一B.体现文化专制C.彰显以儒治国D.旨在分化相权
2022-02-08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北方修建了“直道”这一古代军事“高速公路”。直道起于首都咸阳附近的云阳,直达长城最北端的九原郡,全长1800秦里。秦王朝的骑兵从云F阳出发,在直道上急行三天三夜,即可驰骋在阴山脚下,北击勾奴。对秦始皇来说直道是他实现中华帝国梦的重大工程。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直道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指出与秦代相比,元代陆路交通的变化。
(3)简述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2-01-27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
B.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
C.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
D.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
2021-07-26更新 | 1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2020-12-30更新 | 296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