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魏统治者初期实施军屯,后来开始出现民屯,屯田事务主要由各郡国典农官主持。大的郡国设典农中郎将(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出租的武官),小郡设典农校尉。典农官独立于郡县之外,是专为供应军粮而设的机构,若遇到重要事项,典农官可直接向中央请示办理。典农官的设置(     
A.有利于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保证了曹魏军事上的胜利
C.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推动均田制的发展和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建安八年至二十三年,曹操连续五次下令求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此举
A.适应了战争和统一北方需要B.表达出“大义灭亲”的决心
C.消除了门阀制度的不良风气D.深受“知行合一”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建业(今南京)“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无锡以西的毗陵等地也成为著名的农业区;诸暨(今属浙江)、永安(今属福建)以产丝闻名,三吴的“八蚕(一年结茧八次的蚕)之绵”更是乡民向朝廷进贡的名产。据此可知,当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全国领先B.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开发程度有所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