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11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022-07-27更新 | 1318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在军事上实行世袭领兵制。一支军队由某一将领固定带领,将领死后由其子或其他家族成员承袭。士兵对将领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一现象(     
A.成为中央权威衰弱的根源B.标志着士族政治的形成
C.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膨胀D.加剧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于行运,会于尧舜授受之次。惟陛下迁思易虑,以时即位,显告天帝而告天下,然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天下幸甚。”其意在(     
A.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B.彰显曹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C.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D.恢复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
2023-09-20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末三国时期,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曹操、荀彧,乃至孙权、张昭等人,都要以“兴复汉室”“匡扶汉室”为号召,才能聚拢一定的政治追随者,以获得割据创业、称霸一方的正当性。这一现象说明(     
A.正统性的获得成为各政权争夺的焦点B.东汉政权仍可凭借正统性控制地方
C.分裂割据状态下正统思想仍具影响力D.论证正统性是各政权施政主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孙吴政权实行的“兵业”屯田制,让士兵一面打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又把山越等少数民族从山林中迁出,使其依附于将领和大官僚地主,以强行开发土地。这些举措(       
A.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改变了江南农业落后的局面
C.加速了南北商业贸易的流通D.提高了南方农耕经济的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他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严明军纪,不许烧杀欺辱当地少数民族。诸葛亮和夷族酋帅孟获作战,七擒七纵,直到孟获心服口服地说“南人不复反矣”。局面平定后,“皆即其渠帅(首领)而用之”,不留兵不置官。以下对诸葛亮处理民族问题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取得了对于孙吴的军事优势   ②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
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④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
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成为了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在重用拥蜀大姓和平叛有功将领的同时,还派遣一些汉官如张嶷、马忠等担任南中郡守及庲降都督(南中地区设置的戍卫重镇,是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等要职,并留兵以守之。这一做法(     
A.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B.使南中割据力量遭到巨大打击
C.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D.激化了民族矛盾加速蜀汉灭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