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人头税)都是征以货币,曹操消灭袁氏势力统一黄河流域后,将其改为以户为准征以实物,规定“户出绢二匹,锦二斤”。这体现出
A.北方较南方的经济优势消失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战乱动荡严重破坏社会生产D.以农为本成为基本的国策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六朝”:三国时期的吴、东晋、________ 、齐、梁、________ 均定都今天的南京,统称为六朝。
2021-09-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前案)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三国鼎立
(1)魏: ________年,曹丕建立,定都________。266年,被权臣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取代。
(2)蜀: ________ 建立,国号汉,定都________,史称蜀汉,简称蜀;263年,被曹魏所灭。
(3)吴: ________ 建立,定都________ (今南京); ________年,被西晋所灭。
2021-09-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前案)
2007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克绍”的关键之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021-08-20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剖析(第5-8课)
5 . ________年曹丕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________,东汉灭亡。刘备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简称蜀。孙权定都建业,国号________
6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段的朝代更迭,对该时段典型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220年263年266年280年316年317年4世纪下420年439年
曹丕
建魏
曹魏
灭蜀
司马炎
建立晋
西晋
灭吴
匈奴
灭晋
司马睿
建东晋
氐族
统一北方
南朝
开始
北魏
统一北方
A.战火不断,文化枯竭B.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C.北方动荡,南方开发D.四分五裂,局部统一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所示①②对应的朝代是:
A.蜀、西晋B.东汉、南朝C.东汉、西晋D.蜀、北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建安八年至二十三年,曹操连续五次下令求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此举
A.适应了战争和统一北方需要B.表达出“大义灭亲”的决心
C.消除了门阀制度的不良风气D.深受“知行合一”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颁布法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地方官“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这些措施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造成大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D.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10 . 根据以下形势图中的历史信息,下列按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③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