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朝的更替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A.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D.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2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2019-01-30更新 | 2744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A.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B.秦汉以来就无统一货币
C.民族融合促进经济交流D.南北经济水平差异极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晋义熙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未几,裕(刘裕)师围城……超(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出亡,为裕军所执……送建康市斩之。”《晋书·慕容超传》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宋书·武帝本纪》
“丁亥,刘裕悉众攻城……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送超诣建康,斩之。”《资治通鉴·晋纪》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南史·宋本纪》

A.刘裕凭此战胜利收复广固
B.慕容超轻敌导致广固失守
C.刘裕与慕容超大战于建康
D.慕容超战败后被斩于建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