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2021-06-05更新 | 1402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少数民族统治者此举意在(     
A.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B.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C.强调自身政权的正统地位D.实现与汉族间的平等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3世纪,鲜卑开启了姓氏和婚制改革,将族众分为十个族氏,规定十氏百世不通婚。此后,鲜卑十氏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一改革(     
A.推动了鲜卑步入早期国家阶段B.保证了氏族贵族的政治优势
C.旨在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D.构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     
资料出处
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晋书》
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籁其利”。《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
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徏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徏七千余户”。《晋书》
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
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鲜卑族的慕容氏已经建立了政权,并且成功入主中原,但仍旧采用晋臣称呼自己,并没有称帝。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鲜卑族深受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影响B.鲜卑族试图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
C.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碰撞交融的反映D.慕容氏慑于汉族中央集权的威严
2022-12-07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时期,建立后赵的羯、前秦的氐、后秦的羌对汉文化热情高涨,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这有利于
A.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B.国家教育水平的进步
C.降低佛道思想的影响力D.传统主流文化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材料旨在说明北魏初期(     
A.国家统一为政策调整奠定基础B.统治区域内实行封建剥削
C.鲜卑族汉化和封建化进程D.拓跋部贵族实行汉族生活方式
8 .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     
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
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D.北方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41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早期鲜卑部落社会中,存在“母强子立”的权力传承模式,北魏建立后,道武帝拓跋珪制定了"子贵母死”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汉文化的影响B.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C.父权制社会的发展D.女性社会地位下降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设“君子营”,礼遇“衣冠华族”,重用汉儒张宾等,“朝会常以天子礼乐飨其群下,威仪冠冕从容可观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汉族上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来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B.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内迁D.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022-08-27更新 | 809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