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下诏:“贫下之人, 农桑之际。多缺粮种, 咸求倍息,致令贫者日削, 富者岁滋……天下诸州, 每置农桑, 令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 据其口粮贷义仓, 致秋熟后, 照数征纳, 庶耕者成业, 啬人知劝。”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限制高利贷以发展农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C.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D.政府大力推广农桑作物以立国
2 . 唐初,市内的商业活动仍然是密封式的,也是定时进行的。中、晚唐时,长安城内出现了冲破法令禁止的夜市,有的近市之地,出现了类似旅店式的场所,以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这说明当时(     
A.经济活动挣脱了法律的束缚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C.新的经济形势冲击管理制度D.政府对商业活动已无力监管
3 . 唐宪宗元和三年,在颁行钱蓄令前,先有安商告示,使商人有所准备。元和七年,政府设立“便换”制度,在解决钱荒问题上考虑到不使商人受损,同时也注意维护债权人的权益。这些现象的出现
A.反映唐朝商人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B.说明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彻底缓解了政府钱币不足的问题
D.体现了小农经济已日益走向没落
4 . 有位书生到唐朝长安应试,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途中经过一个生意兴隆的草市B.在夜市里购买生活必需品
C.他晚上住宿在邸店D.他闲暇时到晋商会馆找朋友闲聊
2022-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