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高峰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据林文勋杨华星《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另举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并仿照材料所给视角予以描述。
2 . 【中国历史上的广州商品交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以来广州商品交易的概况

唐代岭南

市舶使司

设置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或稍前。广州是全国最早设立也是唐代唯一设立市舶使司的港口城市,其官长市舶使代表朝廷总管东南海路的外交和外贸。市舶使登记外来商船的货物,检查有无违禁品并收税,然后才准外商进入交易。

明后期的“广州交易会”

1554年底至1555年开始,明朝政府在广州举办主要面向葡萄牙和日本等国商人的“广州交易会”。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商人也直接和间接地和广州交易会发生联系,东南亚各国和印度客商与中国开展的进出口贸易也大多通过广州口岸。

清中叶“一口通商”体制

1684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设立江、浙、闽、粤四个海关,实行有限的对外开放;1757年,清政府宣布撤销江、浙、闽三海关,只留粤海关,这种体制通称为“一口通商”,对外贸易统一为“十三行”办理,清政府采取了严格管理和限制的政策;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一口通商”格局结束。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创办于19574月,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20201015日至24日,第12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网上举办,展期10天。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经济通史》等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确定一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