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新农地开发最多的区域是位于太湖和洞庭湖周围的湿地。开垦这片土地的关键技术是“圩”田,使中国南方可耕土地的数量和产量巨幅增长,而且其范围更进一步扩展。苏州周围的地区,此时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中心。据此可知唐朝(     
A.南北经济全面繁荣B.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C.农耕技术不断成熟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022-09-23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汉唐都以长安为都城,西汉强盛时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而隋唐繁荣时期长安各粮仓存储的却是稻米或粟。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完成经济重心南移B.中央集权体制得以逐步完善
C.交通运输比较发达D.均田制有利于粮食产量增长
2022-01-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隋炀帝曾驻守扬州,对江南的富庶有很深的了解,他意识到:只有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开辟一条新的运输水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安、洛阳两都的粮食与其他物资的供应问题。这说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掠夺南方财富
C.巩固政治统治需要D.发展农业生产
4 . 盛世,指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即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请写出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唐朝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总结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一点即可)
(3)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以前,耕犁是长直辕犁,回转困难。唐朝时,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将耕犁改进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画中有曲辕犁耕作图。据此可知
A.先进耕犁技术推广到边疆B.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一致
C.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明显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6 . 780年唐德宗开始实施两税法,规定“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由此大量农民开始走出家门去市场盈利,还产生大量富民阶层,因此两税法
A.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B.催生经济领域的新因素
C.改变小农经济主导地位D.缓解城市用工困难局面
2021-1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门当户对”的观念依然强烈,世人以能与士族通婚为荣。房玄龄、魏征、李勋等皆与旧士族联姻;宋代,才学观念成了当时择婚的重要因素之-,“欲择纯良婿,须求才学儿”。这一变化表明唐宋时期
A.社会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动B.程朱理学成为了统治思想
C.重文轻武的风尚逐渐形成D.社会各阶层逐渐趋于平等
8 . 唐贞观以后,“声教远被,自古未通者(国家),重译(经过多重中间语种翻译)而至,又多于(南朝)梁、隋”。唐代中叶以后,海外贸易发达,与唐朝发展贸易的国家与日俱增。这一现象表明唐代
A.朝贡贸易体制较为成熟B.传统陆路贸易发展受阻
C.中外经济文化联系增强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取消
9 . 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A.中后期人口增长率较高B.人口的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
C.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D.皇位争夺抑制了人口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