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比较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大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整理自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2024-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隋唐是封建社会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两代,以高度的凝聚力继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消化吸收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料,以超越前人的创造造就了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具有世界性的隋唐文化,以空前的拓展力远播异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海外的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金光灿烂的时代。

——摘编自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

材料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

——摘编自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1)根据材料一,简析隋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医学角度说明隋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结合所学,以材料二的视角阐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024-04-07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私立康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A.富商多与贵族官僚勾结B.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变D.国家出现财政收入困难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岭南“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农民“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农作物种类明显增多B.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
C.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D.南方粮食产量已超北方
2024-03-13更新 | 790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6 . 唐代寺院一般都拥有庄田,而且寺院庄田不断扩大,如天台山国清寺一次就购置庄田12顷,杭州龙兴寺也“于众中募财置良田40顷”。而且,佛教寺院享有免纳赋役的特权,“天下百姓,或冒为僧尼道士”“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这些现象(     
A.导致儒学的传统地位丧失B.说明佛教教义出现质变
C.表明政府放松了人身控制D.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2024-03-02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巴蜀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日常用品,乃至各种奇珍异宝,皆能在市场上买到,农村地区的手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输送至城市市场中。城市中居民大都脱离农业生产,生活所需多从专业化的“米市”“布市”中采购获得。城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酒肆、酒楼,开设了大量的旅店以供住宿,不仅有许多官、私医生可为人们诊病,而且还设有药市或药肆等为居民买药提供方便。

——摘编自李映涛《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特征浅析》

材料二       15—18世纪,英国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旧的国内贸易格局逐渐被打破,商业联系加强,大宗商品如羊毛、呢绒、谷物、畜产品等都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到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经遍布全球各地。1554——1680年间建立了49个股份制公司,至1695年,增加到150个。商店、交易所、客栈等灵活自如、方便及时的新的流通方式出现。伴随16、17世纪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种信用手段如借货、汇票、期票、债券和抵押等都已流行。18世纪时,政府进行了公共财政改革,以发行证券与公债券来筹集资金。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宋时期,文人们常以文房四宝作为礼物互赠,墨成为文人们表达情感的物质中介之一。同时,一些品牌墨已经具备了收藏价值,观墨成为文人群体热衷的社交活动,类似《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李廷珪墨”是一种品牌墨)的涉墨诗层出不穷。据此可知(     
A.制墨技术水平领先B.诗歌转型主要服务商业
C.社会奢靡之风盛行D.商业效应影响文化发展
2024-02-05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9 . 草市是一种定期集市。在唐代,草市遍布全国,不仅在黄河流域、江淮流域密布,在岭南、湖南的一些偏远地区,也有草市。当时粮食、布帛、柴草、竹木等农产品和渔产品与农、渔具及日用百货、手工业产品属于常年交换的货物,如蜀地的蚕市、茶市,荆川的橘市等。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区域经济的专业化C.城市化进程加快D.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0 . 唐代契约成立有“背书”现象,即在契约成立以后,将双方各自分执一份的契约对接起来,在背后的骑缝处写上“同”字,或“合同”二字,即表示双方的合意认同,同时也作为一种“信用物证”,以备其中任何一方不守信用时作为查证之用。唐代契约中的“背书”现象(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旨在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C.限制了地主盘剥行为D.有利于规范民间契约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