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     
A.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B.说明唐王朝重视基层治理
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024-05-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简表

民族关系

边疆管理

突厥:贞观初年击灭东突厥,草原各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击灭西突厥;744年唐朝联合回纥、葛逻禄等平定后突厥汗国。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吐蕃: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藏;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前期唐蕃会盟,唐蕃之间基本停止纷争。
南诏:13个王中有10个经唐朝加封,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后期南诏不断进犯。
东北: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据上表推知,唐朝时(       
A.各民族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B.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边疆各族
C.华夷一家观念取代夷夏之辨D.内外政策深受民族关系影响
2023-12-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 贵州省“3+3+3”高考备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卷
3 . 唐代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渭北本有稽胡、羌族,后又有突厥、铁勒、回纥,吐谷浑、党项徙入,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这一现象的出现(       
A.增强了农耕文明的影响力B.刺激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C.得益于较开明的民族政策D.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4 . 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以至于善于经商趋利而名扬丝路的昭武九姓诸国,也对大唐天子顶礼膜拜,甚至远在西亚的萨珊波斯也因国难频频向唐朝寻求支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开放开明的政策B.繁荣的盛唐文化
C.君主专制的强化D.辽阔的疆域范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政策体现了唐朝(     
A.忽视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B.实行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C.处理民族问题手段较单一D.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高祖武德初年就开始任用蕃将,但此时蕃将的政治地位较低;贞观年间,唐太宗开始大规模地任用蕃将,并以蕃将为其武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武则天称帝后,入朝蕃将群体成为武周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A.国家实力日渐增强B.民族政策包容开放
C.重武轻文风气浓厚D.民族交融步伐加快
7 .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以后,“剖颉利故地置二府统之”,封东突厥贵族突利、思摩分别为北平郡王、怀化郡王,颉利可汗也被授右卫大将军。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对各族管理方式相同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二府指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D.东突厥原风俗习惯被打破
2023-10-13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朝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成为兼容多种文化的复合体。这一时期的飞天形态各异,身体表现的各民族舞蹈风格,以及伎乐飞天手中的各民族乐器,彰显独具特色的中华艺术美。这些飞天造型折射出唐朝(     
A.文化辐射广泛B.民族政策开明C.边疆经济繁荣D.政治制度先进
2023-09-28更新 | 152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 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 ‘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A.远交近攻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D.重文轻武政策
10 . 唐朝宫廷乐舞“十部乐”中,来自西域的就有《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高昌伎》《康国伎》五部。在唐朝最流行的西域舞蹈有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它们深受统治阶层和大众的喜爱,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这表明(       
A.唐朝乐舞主要来自西域各国B.西域乐舞在民间广泛传播
C.统治者的喜好影响乐舞发展D.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