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唐代,都城长安不仅有近万家的流寓突厥居民,还有大量外国留学生,甚至“客(外国人)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安居不欲归”。这表明当时(       
A.对外贸易的繁荣B.民族交融的深化
C.统治政策的开明D.坊市制度的崩溃
2024-05-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押题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征讨辽东时,掳得少数民族百姓一万四千口,按例当分赏将士,“上愍欺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值),悉以钱布赎为民”。此外,众多少数民族将领也获得唐太宗重用,他们或成为驸马,或被赐予李姓。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     
A.开放包容的民族意识B.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C.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D.选贤任能的治国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太宗时期,建立了以都督府、都护府为核心的边疆治理体系,针对边疆民族的特点实行羁縻府州制度,以各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以边疆地区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允许世袭。唐太宗旨在(     
A.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B.削弱节度使实力
C.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体制D.促成国家的统一
4 . 据史料记载,唐朝就已经设置了市舶司,且唐朝对外交通拥有七条国际海路,主要干道四面通达,各航道向海外广泛辐射,构建起唐代散射到世界各国的路径。这从侧面反映出唐朝(     
A.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文化发展兼收并蓄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边疆形势稳定和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是中国人物邮票的重要选题。昭君、文成公主都成为某一时期邮票中的主人公,两者做出的杰出贡献是(     
A.进一步增强君主专制B.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C.促进了中外贸易往来D.推动了民族的进一步交融
6 . 突厥颉利可汗去世之后,唐太宗进行了相关的善后事宜处置。第一是让部分归附唐朝的突厥民众向唐朝能够实际控制的地区迁徙;第二是让部分汉族与归附的突厥民众杂居。唐太宗的这些举措(     
A.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B.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推动了突厥政权的汉化
7 . 唐朝蕃将普遍改写谱系、祖籍。李楷固本为契丹人,但自称是李陵后人;安兴贵本为西域胡族,却与轩辕氏搭上关系;吐谷浑王慕容氏是鲜卑人无疑,却攀上射日英雄后羿。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态、思想渐起变化,洞悉儒家教化,崇尚忠君爱国,讲究孝道文雅。这种现象说明
       
A.中华的观念得到认同B.少数民族加速封建化
C.各民族接受儒家思想D.唐朝民族政策开放
2023-12-05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新唐书·西域传下》说:“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开元盛时,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这可用于研究唐朝(     
A.丝绸之路上商业的繁荣B.中外学者文化交流频繁
C.西北部藩镇割据的情况D.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展
2023-11-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统治者将己姓或亲属姓氏赐予臣服于唐朝的边疆民族首领。贞观时,唐太宗赐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姓李,唐武宗赐回纥部落首领姓名为李思忠、李思贞。这一做法有利于(     
A.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B.扩大唐朝的统治疆域
C.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D.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南诏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学习汉族礼仪文化,并达到很高造诣,“公文翰之美,冠于一时”。这说明,唐代(     
A.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积极开发B.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汉文化在周边民族地区的传播D.政府注重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