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据《旧唐书》记载。先天二年(713年)唐朝派人册封“祚荣为左晓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大祚荣政权始以“渤海国”名号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这说明(     
A.唐太宗受到草原少数民族拥戴B.唐朝加强了与东北地区的联系
C.唐朝统治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D.西北少数民族接受了唐朝册封
2022-10-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太平御览》中记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盎,即颁赐群臣,京师始得其味。”李白也曾有诗云:“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由此可知,当时(     
A.葡萄作为贡品传入B.中原与北方各族交流频繁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民族交融丰富了物质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别设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正四品。其级别远远高于相当郡守的西域都护府。这反映出(     
A.西汉重视西南地区治理B.唐朝对西域管理加强
C.北宋加强了对西北防御D.元代对吐蕃直接管理
4 . 宋代著名历史文献《突厥语大词典》词条里,称回鹘人为塔特·桃花石(Tats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商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元代收集道教全真派重要的典籍史料]中记载着汉人被称为桃花石。对此材料的相关分析较为准确的是(     
A.道教是文化凝聚的内核B.桃花石代表着贸易繁荣
C.北庭都护府统辖该地区D.体现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2022-07-07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不少中古传统的典籍中,比较简要记录了中国通向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但对于一些道路的细节,则缺少记载。1974年出土的一枚王莽时期的《传置道里簿》木牍,上面记录了长安到张掖郡氐池的20个置之间的里程,巧合的是,1990年出土的一枚《传置道里簿》木牍,记录了武威郡仓松到敦煌郡渊泉间12个置之间的里程;两相结合,正可以复原西汉时期从长安到敦煌的驿道和驿站设置情况。我们知道出土文献都是极其偶然留存下来的残篇断简,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残简来举一反三地理解历史的真实情境。

——摘编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材料二唐朝将安西都护府移驻龟兹后,在西域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建立镇戍守捉等军事防御体系,而连接这些府州、镇戍的道路,就是具有法令意义的“官道”或叫“驿路”了。按唐制,官道上三十里置一驿,非通途大道则立馆。当地出土文书记载的馆驿名称以及与馆驿有关的赋税记录,证明了唐安西四镇地区馆驿的广泛存在。唐朝的馆驿是当时西域地区最小的行政单位,它和烽铺往往同设在一处,所以兼有防御和交通功用。唐朝以安西为中心的驿路系统的开通,以及馆驿制度在西域地区的建立,成为唐朝军政人员、公文、物资往来的途径与支撑,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上兴贩贸易的商人,提供了有安全保障的通畅道路。

——摘编自荣新江《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1)据材料一,指出学者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馆驿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2022-11-13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打马毽作为唐朝的“国球”,是一-项流行甚广的体育活动。据记载,709年,吐蕃使团为迎接金城公主,与唐宫廷马毯队在长安举行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唐皇家马毽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此外,唐玄宗也曾多次评价打马毽运动“可以震叠戎狄”。据此可知,唐代马毽运动(     
A.助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B.是中外经济文化频繁交流的产物
C.兼具军事性与娱乐性的双重特点D.成为与周边政权交往的重要形式
7 . 边疆民族关乎国内民生与主权得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弥勒佛殿上面的“观音拂水”浮雕,具有古代美术风格,主殿门框和斗拱上的供奉天女形象,具有古代木刻特点,这些都具有敦煌石刻的笔法。整个佛殿表现了汉族工匠的高超石刻技艺,值得建筑、美术家们研究。西藏历史资料中说:“文成公主也从内地招来许多木匠、神象塑匠”,他们在这些建筑物上留下了功绩是毋庸置疑的。

——《大昭寺史实叙略》

材料二   从云南各少数民族上层政治首领的角度来看,除了不愿意接受大一统的政治统治之外,也还有文化冲突的问题,《明史·四川土司传一》记载说各少数民族的土官:“皆据险阻深,与中土声教隔离。”……因此,整个明代,云南都不断发生少数民族首领与朝廷的矛盾冲突。

——王文光《论明代的改土归流》

材料三   清朝边疆政策在……顺、康、雍时期为发展阶段。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西北地区准噶尔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其边疆政策仍然处于进一步发展之中。……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内容大体有以下几项:从政教制度方面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开发和建设;从国防方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保卫;上述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围绕这些内容,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摘编自督辉《清朝边疆政策的宏观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内地工匠在大昭寺留下的功绩。从文物的角度论证大昭寺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见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推行改土归流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该措施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在下列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论证。①蒙古在清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从政教制度的角度例举清朝管理蒙古的举措。②边疆稳定关乎国家主权得失。结合所学,说明清政府捍卫边疆地区国家主权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另据《唐六典》统计,唐初有“七千余蕃”与唐王朝存在政治、经济或文化往来。下图为章怀太子(唐高宗之子)墓道壁画上的《西客使图》(摹本)。由此可推知,唐初(     
A.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开通B.国内出现了民族交融高潮
C.鸿胪寺官员职务较繁忙D.突厥对中原的威胁被解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渤海遣使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许之”。渤海在五京周围等发达地区,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并派人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这反映出唐代
A.科举制为政府提供了人才保证B.形成了多层次教育格局
C.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习俗的变革D.华夏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10 .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宴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绔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趋同B.民族管理采取因俗而治政策
C.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D.民族交融推动社会生活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