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 . 在汉代乐府诗《羽林郎》中,民女胡姬可以“春日独当垆”,奴仆冯子都可以食用“金盘脍鲤鱼”,卖酒与食肉的行为就这样自然地发生在了街头巷尾。这一描述折射出当时(       
A.封建盛世的极度辉煌B.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
C.汉代高贵饮食平民化D.农渔生产技术的进步
2024-04-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汉朝时,以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份的商品价格为准,每种产品制定从高到低三个档次的价格线,如果价格过高,政府就要介入,要求以平价出售;物价降至平价以下,就由百姓自行买卖。这表明汉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注重规范市场的管理与运行
C.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D.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日趋成熟
2024-04-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3 . 《汉书·食货志下》载:“自孝武(汉武帝)元狩五年,三官(指上林苑的钟官、辨铜、均输机构)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三百八十亿万余云。”这一举措(     
A.放松了商业领域的管理B.加快了诸侯叛乱的爆发
C.统一了货币管理的形式D.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4 . 据山东省博物馆的考古研究,西汉中期以后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多,既有犁、铧、镢、镰、臿、耙,又有用于播种的铁耧足及用于深耕犁沟的大型全铁犁。除农具以外,铁兵器最后代替了铜兵器。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A.边疆军事的需要B.盐铁官营的政策C.传统农业的转型D.王国问题的解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司马迁笔下,不论历史人物是贫贱还是富贵,也不论其最后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可称道的道德表现或事功作为,就会进入他的视野。对事功充分肯定,但不作为最高标准。司马迁讲究“天人关系”,沟通“天人关系”最为重要的路径是“善恶”,尤其是大善大恶。这在《史记》中有明确表述,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善者,天报五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高希中《司马迁历史人物评价理念试析》

材料二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洪承畴(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清军入关前在松锦战役中失败,被俘降清)一直比较受人关注。自他死后至今的300年间,物议纷然,评价不一。

清朝入关后百余年间功臣,受到清政府的褒奖
乾隆年间被钦定为“贰臣”,受到贬抑
民国初期大体延续乾隆时期的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被视为“汉奸”,大受挞伐

材料三   1996年,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石狮市举行,会议认为“洪承畴作为清朝统治集团的重要谋臣在为满族夺取全国统治权、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中的历史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冀震宇《社会变迁、文献解读与洪承畴“贰臣”形象的演变——兼论历史人物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司马迁的人物评价标准评价汉武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洪承畴不同时期评价不一的原因。
(3)是否认同材料三中“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关于洪承畴的评价?为什么?
2023-04-1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秦王朝建立至汉武帝初年,铁器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制作的铁器物美价廉。而在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官府制造生产的铁器农具,质量不佳且价格较高,妨碍农事。这说明(     
A.盐铁官营不利于百姓生活B.适当竞争有助于经济发展
C.垄断专营易引发官商勾结D.官营工匠的技术水平不高
7 . 下表为汉武帝铸币制度调整表,该制度调整(       

年份

铸币重量

相关规制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5年)

废三铢钱,铸五铢钱

钱文首创“五铢”,令郡国铸造。

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2年)

铸赤仄钱,一枚当5个普通五铢钱

令京师造,国家赋税收入均使用此钱。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4年)

铸造五铢钱。标准重量3.26克,实测3.10克。

钱文“五铢”,重如其文。将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制度建立。

A.平抑了汉初的物价飞涨B.契合了积极有为的时代主题
C.强化了货币的经济功能D.加剧了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
2022-04-24更新 | 74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禁酒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夏禹颁布的“绝旨酒”。汉初,丞相萧何制定法令禁“无故群饮”,除特殊的场合和饮酒日,不许三人以上者随意饮酒。实施严格之时对特殊场合和日子也有限制,如西汉时某些郡国特别规定:禁民嫁娶时以酒食相贺。汉代的“禁群饮”是周公《酒诰》政策的延续,所不同的是处罚措施由“予其杀”转变为“罚金四两”。据史料记载汉政府还曾多次禁酤(禁止买卖酒),如《汉书》卷五《景帝纪》:“中三年,夏旱,禁酤酒”。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中国古代第一次实行榷酒政策。榷酒,就是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私酿自卖酒类,由政府独专其利。十七年后,又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榷酒税酒实质上是变相的“禁酒令”,顺应了时代要求。有汉一代,由于种种原因,酒禁的各项措施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实施。

——摘编自陈严《论秦汉时期的禁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禁酒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禁酒政策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