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期,将铸币、煮盐、冶铁的权力收归朝廷;把原来因路远而运价高、损耗大的贡品,设官经理,运到缺货地高价出售,得钱归官;在京师设官,对一些货物实行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下令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责令商人自报财产,自报财产不实者,罚戍边两年,财物没收。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增强了危机化解能力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D.扭转了经济凋敝困境
2024-04-08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如图为现代学者绘制的某项汉代经济政策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举(     
A.政府加强对商业垄断B.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D.保证了市场秩序稳定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汉高祖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举措(       
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铲除了诸侯王势力D.确立了新的选官制度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频繁的进行货币改革,从四铢钱到三铢钱,再改为半两,又改回三铢。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又“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这些改革(     
A.造成了商业经济凋敝衰败B.加剧了币制混乱局面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诏,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必须向朝廷申报现金财产,否则罚戍边一年,财产没收。公元前114年,又鼓励告发现金财产申报不实者,告发者可获得奖赏。这一做法意在(     
A.巩固大一统国家B.削弱地方势力C.实现货币官铸D.推行均输平准
2023-12-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汉武帝支持下,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转输)”又在都城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贱买贵卖”。这一政策的施行(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B.阻碍了各地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D.冲击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7 . 据考古发现,西汉前期的铁器多没有产品标示或少量以姓氏为标示,西汉中期后各地铁器不仅形制相近,且产品标示也以所属郡国名的简称或编号作为标示,图1中的“山阳二”标示即表示是山阳郡的第二号铁工场制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制铁业政策的调整B.制铁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
C.私人制铁业竞争意识增强D.地方郡国取得制铁自主权
8 . 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
A.加强了经济集权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11-14更新 | 95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汉武帝时下诏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这一变化(     
A.健全了货币体系B.减轻了农民负担C.抑制了市场活力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10-28更新 | 65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在中央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事业,在郡县设盐、铁官管理盐铁产销。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受钛左趾的刑罚,工具及产品没官。汉武帝这种做法(     
A.加强了地方权力B.不利于盐铁生产
C.有利于抑制民间商人势力D.削弱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