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内容,集中反映的是(     
史书记载
《汉书·食货志》战国李悝认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规定“使黔首(农民)自实田(自己呈报自有土地)”
《汉书·食货志》西汉晁错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
A.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
C.庄园经济的封闭性D.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2024-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封建国家的统治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二是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的政策,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要的剥削手段;三是组织军队用于保卫统治集团和统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四是树立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五是监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根据材料,选取中国古代任一朝代,围绕“国家统治职能”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包含所选朝代,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桑弘羊主张从商业领域获取财政收入,实践的方法是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他从政府的经济活动实践中提炼出一套独特的关于商业以及商业从业者的看法,或者说政府与市场私人商业活动之间关系的观点。

——摘编自赵德馨、唐艳艳《汉帝国何以由富国变为强国——桑弘羊经济思想研究》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所主张之富国强兵政策,与汉武帝之敛财于民、用兵于外,正相类似。司马光在陈请废除王安石新法时,亦曾举述汉昭帝即位后较诸武帝改弦更张的举措,谓“武帝作盐铁、榷酤、均输等法,天下困弊,盗贼群起,昭帝用贤良文学之议而罢之,后世称明”,试图以此汉朝旧事作为历史依据,来说明其主张的合理性。

——辛德勇《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4 . 货币不仅是流通和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西汉建国后,就如何铸币、由谁铸币、铸造何种形制大小的货币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五铢,大历史

材料   汉初经济凋敝,为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汉高祖刘邦打破秦朝铸币权的统一,“令民铸钱”。文帝时,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因“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而“富埒天子”“财过王者”。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在此期间,先后六次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诏令各郡国铸“郡国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但郡国五铢钱质量低劣,民间盗铸之风盛行。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三官五铢钱铜质紫红细腻,整体精致光洁,外廓坚挺匀称,“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从此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五铢钱不仅成为西域地区统一使用的货币,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流通使用的主要货币,发行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此外,五铢钱所展示的文化艺术,如文字、形制、币材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等,很快被各国熟识、欣赏、模仿乃至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摘编自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以“五铢钱与汉王朝的面孔”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无论是从投资渠道还是资产安全性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从而加速了民间资本由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农业与手工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互动中,产业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工商业与农业开始结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投资回报率高B.推恩令的实施
C.严厉打击不法行为D.经济政策调整
6 . 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之法,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辗转发卖各地的贡物以营利,直属大司农。东汉初盐铁官转属郡国,均输之事废罢;大司农下属仍有平准令,但其职责仅仅是“掌知物价”,已不从事商业经营。东汉初年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统治者让利于民B.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C.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1-26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海昏侯墓有着丰厚陪葬品,光出土的汉代五铢钱就有200万枚,重达10吨。而用错金银工艺装饰的精美车马器有3000多件。此外,还有成套的青铜器、大量的黄金制品以及其他珍贵文物。这反映了西汉社会(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官营手工业发达D.儒学成主流思想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各产盐区的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这(     
A.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既定国策B.强化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管控
C.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D.健全了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
2024-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后,大批商人失去营利途径,只能“以末求财,以本守之”,甚至弃商返本。这反映出盐铁官营政策(     
A.实现了“与民休息”B.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C.解决了“王国问题”D.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2024-01-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贤良文学派(郡国以察举制向中央推举的人才)就有关施政方向进行辩论。贤良文学派力主罢盐铁官营、均输等经济政策,桑弘羊等坚持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主张,认为兴盐铁、置均输,扩大了政府的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济保证,不同意废止。因此,贤良文学派的提议未被西汉政府采纳。材料反映了西汉后期统治者(     
A.限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B.对中枢行政机构进行调整
C.仍执行国家统制经济的思想D.践行儒家爱惜民力的思想
2024-0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