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大一统国家构建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列传》

材料二:大一统理念以推进国家整合为中心,至少包含四个维度。第一,疆域一统,这是大一统的空间维度。疆域一统则可带来长久和平,这一价值理念赋予统一战争以充分的道德和政治正当性。第二,政治一统,这是大一统的结构维度。政府拥有高度政治自主性,以一体化权力直接统治所有国民。第三,文教一统。儒家文教对国家整合发挥了多重支持性功能,培养后备官员,教育人民忠君爱国,认同权威,认同国家等。第四,古今一统,这是大一统的时间维度。政权的正统性主要体现为传承文明、又矫正前朝之失的自觉性,历史正当性是最大的政治正当性。

——摘编姚中秋《以国家整合为中心的大一统理念》

运用材料一中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时期的酷吏现象

酷吏一般指严酷苛暴的官史,表4是《史记》和《汉书》中所载西汉时期部分酷吏的情况。

姓名时代曾任主要官职人生结局
侯封高后被诛
晁错景帝御史大夫被诛
郅都景帝济南太守、中尉、雁门太守因逼死临江王而被窦太后诛杀
宁成景帝、武帝济南都尉、中尉、内史被义纵所诛
周阳由景帝、武帝郡守、河东都尉弃市被诛
赵禹武帝御史、太中大夫、中尉、少府以寿卒于家
张汤武帝御史、太中大夫、廷尉自杀
义纵武帝长安令、河内都尉、定襄太守弃市被诛
王温舒武帝御史、河内太守、廷尉自杀
尹齐武帝关内都尉、中尉病死
杨仆武帝御史病死
减宣武帝御史自杀
杜周武帝御史、廷尉、御史大夫未知
田广明武帝、昭帝河南都尉、淮阳太守、御史大夫自杀
田延年昭帝、宣帝河东太守、大司农自杀
严延年宣帝平陵令、涿郡太守、河南太守弃市被诛
尹赏成帝频阳令、郑令、长安令病死

——摘编自王颖《酷吏与汉代政治》

评析西汉时期的酷吏现象。
2023-07-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汉帝国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而精耕农业、儒家思想与文官组织也成为中国文明的特色。秦汉时代发展了精耕农业,也由此发展了以农舍工业为商品生产基地的全国性市场经济体系。庞大的市场网,依托于一个联系全中国的道路网,其中干道的路线,至今仍是公路,铁道及重要水运航线。秦汉时代中国文化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汉代中国的政权逐渐走向开放,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汉代中央及地方官吏由别的途径晋用,不是恩荫即是察举。汉代对四邻的关系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放。四百年的长期安定,汉代各地之间人才、观念与物产都经过不断的流动与周转,各种资源匀散于全国各处,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内容。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一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围绕“中华文化共同体”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