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带一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3世纪的伊朗刮起中国风



羚羊祥云纹织金锦
13-14世纪伊朗产纺织品 现藏于德国纽伦堡国家美术馆

在中国道教思想当中。云被认为是宇宙气息的积累。自唐朝起。云纹即被中国各民族吸收。西亚的纳石失(波斯语“Nasich”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制的锦)与联珠纹、葡萄纹与对鸟、对兽纹等都在中国纺织品上流行开来。当时的中国受到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袄教等多种宗教影响,也推动着当时中国和伊朗之间的纺织品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巅峰。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3 - 14世纪出现纺织品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现象的原因。
2022-07-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宋代“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雄厚的制造实力以及领先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海上丝路的繁盛提供了物质支撑和内在动力,与海上经路联系紧密的工商业文明在江南及东南地区茁壮成长。改变了10-13世纪中国不同文明的竞争格局;原来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之间的两强之争变为工商业文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三足鼎立。不同文明间的诸种竞争张力显示历史演进处于一个分叉路口。

——柳平生、葛平生《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长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做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于畅《“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有何内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1世纪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时代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