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政府开始调整书刊审查政策,出现了报刊大众化现象。自1860年开始,俄国定期出版物行业每年都维持着3%—5%之间的平稳增长率,出现了《言论》《现代新闻》《数学公报》《古代俄国》《戏剧和艺术》《俄国音乐报》《摩登商店》《建筑公报》《对话东正教》等新报刊。政府将部分官方刊物交由私人管理,政府官员、知识分子,还有小市民、农民等纷纷加入这一行业中来。报刊经营者们抓住时代机会,在内容上迎合读者的需求,不仅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更关注疾病、生活保障等各种社会新闻。广告和零售业务的开展,使报刊逐渐摆脱了对外来资本和政权的依赖。报刊大众化推动着俄国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摘编自王目坤《19世纪60—80年代俄国报刊的大众化现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80年代俄国报刊大众化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报刊大众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革命前,俄国学者普遍对改革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改革是整个19世纪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俄国未来社会和政治进步奠定基础。也有学者对改革持负面评价,司徒卢威认为劳役制经济在繁荣发展时遭到废除,改革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关系。苏联时期以来的学者,认为改革引发了国家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决定了俄国未来的政治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唤起了民众对自由的渴望。但法令包含的掠夺性内容以及改革对农民和贵族造成的经济后果也备受学者关注。科尼亚杰夫等将改革与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认为改革使人民群众陷入赤贫状态,社会主义思想在俄国获得了空前的认同和支持。

——据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俄国(苏联)学者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共同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苏联)学者对俄国1861年改革产生争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出身于没有多大特权的贵族家庭,在祖国受到拿破仑威胁之际,他们认识到必须把祖国从落后状况中拯救出来,才能免受外国奴役,为此,他们提出了消灭专制制度和废除农奴制度的主张。这说明十二月党人(     
A.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B.希望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
C.是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D.意在反对法国的文化侵略
4 .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但要向地主交纳赎金,且受村社制的束缚,农民自由择业、迁居受到限制;1872年日本天皇宣布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新兴地主和富农的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保证农民人身、移居及职业的自由。据此推断(     
A.日本在改革前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俄国
B.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
C.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因内容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D.两国改革不同程度推动了各自资本主义发展
2023-04-01更新 | 78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7年末改革诏令发布之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沙皇依靠高效的官僚机构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并且制定出相当完备的改革法案。这表明历史积攒的隐性力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力量既来自农奴制的思想危机和克里米亚战败后的政治危机,也来自于19世纪上半期俄国政府在农民问题上的不断改革。索洛维约夫说:“如果改革大业不是在专制皇权的主导下开始,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将会强大得多,并会将改革完全倾覆。”在制定改革方案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二世发挥了主持者和平衡者的作用,并且成为最终的仲裁者。他促使贵族主动提出改革,在形式上保障了贵族对改革的参与权,使得改革没有变成贵族与沙皇的公开冲突。在最为关键的土地和赎买问题上,亚历山大二世表达了平衡地主与农民利益的公正立场。在政治斗争中,他对贵族和政府的方案都采取了模糊立场这就保证了贵族对沙皇的信心,同时转移了斗争的焦点。最终在沙皇的保护下,编纂委员会(改革的中心机构)的主要成果得到保留。

——摘编自张广翔等《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种因素和力量的推动下,1864年11月,沙皇颁布法令展开司法改革。在刑事审判制度领域,建立了对抗式的诉讼模式,司法权和行政权分离;引入了西方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否定了官僚贵族对案件裁判权的垄断:完善了检察制度,明确了检察官的基本职责;打破了等级式法院体系,法官主要由选举产生,复杂的上诉体制被简化,司法工作效率提高。由此构建起了一套全新的、具有鲜明俄国特色的刑事审判制度。但未解决“限制专权、立法在民”这些法律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也未将农民融入统一的国家成文法律体系,以致社会危机时政府无法获得他们的支持。

     ——摘编自杨莹《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沙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
2023-03-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统测历史试题

7 . 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可以转让和作为遗产继承的意识逐渐被村社农民所承认;农户分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份地愈分愈小,许多青年农民被迫租出土地,外出做工。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A.农村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得到确立
C.农民获得了完全的人身自由D.亟待实现农业的集体化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