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世纪中期,俄国农业经常歉收,农作物的收获量与种子的比例为3.5:1,单位面积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徘徊不前。1860年,俄国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与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家相比,还不及它们的一半。这一现象说明
A.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极为腐朽B.俄国工业革命滞后制约农业发展
C.农奴制下的俄国农业长期落后D.俄国推行集体农庄具有迫切性
2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A.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调整B.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
C.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3 .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1864年,他又组建了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这些措施
A.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C.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削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4 . 1906-1907年沙皇俄国推行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旨在废除米尔制(农村中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土地分配制度),解放农民。但由于传统税收制度并未同步改革,连带的赋税责任最终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而进城务工农民随时可被村长召回。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解放B.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致使农民因赋税沉重而流亡D.不利于俄国工业的充分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2019-06-08更新 | 256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
A.坚信君权神授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C.主张君主立宪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
A.空前发展B.危机四伏C.正式确立D.已经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