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可以转让和作为遗产继承的意识逐渐被村社农民所承认;农户分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份地愈分愈小,许多青年农民被迫租出土地,外出做工。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A.农村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得到确立
C.农民获得了完全的人身自由D.亟待实现农业的集体化生产
2 . 1906-1907年沙皇俄国推行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旨在废除米尔制(农村中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土地分配制度),解放农民。但由于传统税收制度并未同步改革,连带的赋税责任最终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而进城务工农民随时可被村长召回。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解放B.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致使农民因赋税沉重而流亡D.不利于俄国工业的充分发展
3 .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C.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019-05-18更新 | 26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第九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4 . “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C.俄孤军作战难以对抗强敌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