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那些后发国家,如德国、俄国和日本等依旧残存着明显的专制化色彩。对此,相对合理的解释是   
①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使然            ②选择了自上而下的现代化化道路
③缺乏普遍充分的思想启蒙运动            ④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先发国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8-10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06-1907年沙皇俄国推行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旨在废除米尔制(农村中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土地分配制度),解放农民。但由于传统税收制度并未同步改革,连带的赋税责任最终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而进城务工农民随时可被村长召回。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解放B.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致使农民因赋税沉重而流亡D.不利于俄国工业的充分发展
3 . 表一摘引了一部《俄国史》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与冒进B.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斯大林模式
C.现代化的艰难起步D.走向解体的苏联
2020-12-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近日,克里米亚半岛的政治局势备受世人关注。160年前,这里也曾发生了令欧洲大国卷入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成为某国社会转型的直接原因,这个国家是
A.俄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2020-07-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是
①模仿西方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②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③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愿望   ④自上而下用改良方式推动变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下列战争充分暴露出农奴制俄国腐败和无能的是
A.百年战争B.南北战争C.拿破仑战争D.克里木战争
2020-06-0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外国的侵略与挑战,或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常常成为引发大变革的动因或催化剂。下列内容符合此观点的有
①克里木战争 1861年改革   ②土耳其入侵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④“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下表记录的某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其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A史实依据:1860年一1890年,俄
国生铁产量增加2倍,钢产量和棉
纺织业的产量增加3倍,煤炭产量
增加19倍,石油增加200多倍。
   提出观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颁布。
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
C 摘引资料: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
法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确定主题:《中国科举制的终结》
D收集数据: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已与苏联、朝鲜、保加利亚、瑞典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形成观点:“一边倒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A.AB.BC.CD.D
2020-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
9 . 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B.确立了现代民主政治
C.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D.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10 .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对“分界线”最恰当的理解是
A.落后国家→军事强国B.农奴制度→工场制度
C.封建主义→资本主义D.农业经济→商品经济
2020-04-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